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chunchangzai 的博客

追梦者的踪迹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“科学精神”不会从天降 (附件)  

2018-08-14 20:49:30|  分类: 科技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一)

什么是科学?

“科学精神”到底是什么?

刘亚东主张:科学包括科学知识、科学态度、科学方法、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。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,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。

我们想知道:
【】科学知识、科学态度、科学思想、科学精神这几种东西之间存在什么关联?是如何关联起来的?
【】科学态度是不是一种科学知识?科学思想是不是一种科学知识?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的区别在哪里?
【】科学精神是如何统领科学的?是先有科学精神?还是先有科学知识?
【】精神是如何统领一切的?物资与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?
【】人类的的科学创造与科学发明是先有科学精神?还是先有实际需要?还是实际需要提示着人们去发现、去创新?或者还是实际需要与偶然现象发生了幸运的对接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二)

刘亚东说:
“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,包括批判质疑,求真务实,不懈探索,勇于创新,相容并蓄,宽容失败等等。他最后谈到,大家经常说要尊重人才,尊重知识。其实,更重要的是尊重科学。”
其实,上述内容不就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全过程吗?不就是科学本身成功的必由之路吗?大多数科学创造活动都要自然而然地历经这些环节或者过程;有的则是是从事科学工作的方法、态度与工具。

本博主看来,这种“科学精神论”是“论科学”的“新思维”,是个发明创造。是否能流行起来?不妨拭目以待。
请刘亚东总编去调查一下全部“诺贝尔奖”获得者,还有那些科技、经济、文体等各领域的开拓者,他们各自的科学精神是什么?又是如何统领他们获得研究成果的?也许他们压根就没听说过“科学精神”这个词。不过这并不妨碍“建立起科学精神”这个概念。
然而人们使用“科学精神”已经由来已久了。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往往是从科学这个概念本身出发的,讲的是“科学的实质性,而不是不切实际臆想的意思”,如果外加一个意识形态的“精神”,那属于什么范畴还不得而知。
这里就出现了“中科院”与“中国社科院”的分工了!《科技日报》是否包括这两个领域?不得而知。但是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,它是否科学合理。

“尊重科学” 中的“科学”是什么概念?归恨到底要搞清“科学的内涵”。查一查词典,科学的解释。
“科学知识”应该是来自知识分类的结果。也就是科学类知识与通俗类的知识这种分类。通俗类的知识就是日常的人人皆知的、民间积累并世代相传的一类;即使在这类知识中,只要是进一步探索而进入了更深认识层面的新知识,就理所当然地属于科学知识的范畴。而这两种科学知识的科学精神各自是什么呢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(三)

刘亚东说:
”与科学精神缺失伴生的还有学术腐败、造假,浮夸浮躁等很多丑陋现象。 ”

科学精神如果是这样被定性了,那么由于缺乏它,就会伴生“学术腐败、造假,浮夸浮躁等丑恶现象。就个结论似乎太牵强附会了。因为科学家所从事的科学是业务,腐化是觉悟与道德修养。这两个东西是可以并轨而行的,并无隶属关系。高铁总工程师作出了巨大的成就,但是他同时又是大贪污犯。请问,是政治思想统领的?还是科学精神所统领的?

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四)

刘亚东说:
 “在我看来,1919年的中国缺乏科学精神,2019年的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。”
按照这个想法,推论世界历史,哪个时间段,哪个国家是充满了,而不是缺乏科学精神的呢?这个问题只有请他本人来回答。

在笔者看来:
【】就算存在刘亚东的“科学精神”; 
【】任何国家,任何社会都不应该应用这种概念来评论,并这样下结论。
【】事实上任何国家或社会都有刘氏科学精神,都有其缺失与差异,只不过是量的不同而已。否则,他们是无法存活下来的,哪怕是原始部落;也是无法发展的,因为既然圆满了,还要什么创新?
【】按刘亚东“科学精神”,那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荷兰、英国老殖民主义者,德法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是否具有“科学精神”?
【】如果都缺乏刘氏科学精神?那么这个科学精神是否太神秘而高不可攀?他还能称之为科学吗?那根本就不够资格称之为“科学精神”了!
【】尤其是在中国,自1919到2019依然缺乏刘氏科学精神,这个结论是荒唐的。我们取得了如此伟大开天辟地的事业,没有科学精神怎么能成功呢?如果这也算不上是“科学精神”,那么这种“科学精神”还有什么可资应用的价值呢?所以,刘亚东自己就否定了他的科学精神论的科学性,即客观性与学术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五)
事物是发展变化的,科学认识是不断提高深入的,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,提出新问题,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,以便开始更高阶段的发展。因此任何发展都是有阶段性的。这大概就是毛主席讲的实践论的基本观念之一。
企图用极端的观念来定义科学的内涵都是注定是违反自然法则的。
“论科学”必须从科学定义的本身来加以论证,任何企图超越“科学定义”而肆意发挥的新思想,都是荒腔野调。但前者也无权否定后者,只是要分野清晰是允许的。

科学精神不会从天而降,参加科学实践吧!那里才有真正的科学精神!


《附件》

官媒总编语出惊人:这种精神中国1919年缺乏 2019年仍缺

文章来源:  于 
打印本新闻(被阅读 14727 次)
“科学精神”不会从天降 - 天戈 - chunchangzai 的博客


中国科技日报总编刘亚东。(取自搜狐网)

中国“科技日报”近期因子篇批判性报导引发中国社会热议,处于舆论风暴中心。“科技日报”总编辑刘亚东12日在北京的“世界科技创新论坛”上再度语出惊人,直指“1919年的中国缺乏科学精神,2019年的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。”

科技日报报导,8月12日上午,刘亚东应邀在“世界科技创新论坛”作题为“用科学精神引领创新”的主题演讲,一开口就批判中国缺乏科学精神。他说,“说起科学,人们很容易理解为科学知识,其实它还包括科学态度、科学方法、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。其中,科学精神是统领,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和理念。在我看来,1919年的中国缺乏科学精神,2019年的中国依然缺乏科学精神。”

刘亚东在演讲中指出,“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,归根结底都是由科学精神缺失造成的。就拿科技界来说,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低下,基础研究薄弱,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性成果乏善可陈。你可以找出一千条原因,但最重要、最根本的是科学精神缺失。与科学精神缺失伴生的还有学术腐败、造假,浮夸浮躁等很多丑陋现象。 ”

他还表示,科学精神缺失的影响不仅仅限于科技界,而是全社会的。例如,与健康有关的谣言层出不穷,而且在中国中国特别容易流传。他说,“‘科技日报’每个月底拿出一个整版来辟谣,还是辟不过来,因为谣言太多了。”此外,诚信问题深深困扰著中国社会,其根源也是科学精神的缺失。

刘亚东指出,科学精神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,包括批判质疑,求真务实,不懈探索,勇于创新,相容并蓄,宽容失败等等。他最后谈到,大家经常说要尊重人才,尊重知识。其实,更重要的是尊重科学。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5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